玉米籽粒到蜡熟期,籽粒变硬,茎叶变黄,苞叶干枯,既可收获。过早收获,影响籽粒饱满,过迟收获,茎杆折断,果穗触地易发霉、发芽、鸟兽危害,影响产量,以适时收获为宜。在籽粒收获后,进行秸秆还田,培肥地力。
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
1.玉米丝黑穗病,农民俗称“灰苞”。
防治方法:(1)选用抗病品种;(2)轮作,重病地块实行三年以上轮作,可与大豆、花生、红薯等作物轮作;(3)发现病瘤,彻底割除深埋或烧毁,玉米收获后,彻底清除田间遗留的残瘤病株; (4)种子处理:裸种可用种子重量的0.3-0.5%多菌灵浸种。
2.玉米大小斑病。
防治方法:用50%多菌灵500倍液,在玉米雄穗期喷施,间隔10-15天再喷一次。
3.地老虎,蛴螬,蝼蛄。
防治方法:(1)用50%辛硫磷50克,加水1.2公斤,拌玉米种20公斤;(2)用50%辛硫磷100克,拌饵料10公斤,于傍晚撒少许在玉米塘侧诱杀;(3)用80%敌敌畏乳油100克,兑水50公斤喷雾。
4.玉米螟。
玉米螟群众叫“钻心虫”,防治方法:(1)处理玉米杆,消灭越冬幼虫;(2)每亩用2.5%功夫1毫升,兑水50公斤喷雾;(3)用50%辛硫磷100克拌细土1.5公斤,拌匀后每亩按300克,施入玉米喇叭口中。